當現代科技與古老的遊戲傳統相遇,OC娛樂城便誕生了。這不僅是一個遊戲平臺,更是一個讓玩家們熱血沸騰、心跳加速的遊戲樂園。透過OC娛樂城獨特的遊戲組合,玩家們能夠在此找到真正的休閒與刺激,一探究竟。

OC娛樂城真人百家樂

推薦OC娛樂城評比 》OC娛樂城:遊戲的樂趣,從未如此接近

想要體驗真實的賭場感覺但又不想出門?OC娛樂城為您提供了最真實的百家樂體驗。透過先進的直播技術,您能與真人莊家互動,同時也能感受到與其他玩家的競技樂趣。每一張牌、每一次押注,都帶來無可比擬的刺激。

直播技術:與真人莊家的即時互動

進入OC娛樂城,您不再只是面對冷冰冰的螢幕。我們採用了先進的直播技術,確保您可以在百家樂桌上與真人莊家進行實時互動。這樣的體驗仿佛把您直接帶到了拉斯維加斯的豪華賭場,而您只需在家中輕鬆坐著。每當您有疑問或想要交流時,莊家都會即刻回應,讓遊戲更加流暢且具有真實感。

玩家間的競技:百家樂中的策略與技巧

百家樂不只是運氣,策略與技巧同樣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在OC娛樂城,您將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玩家進行競技,共同探索並學習這個遊戲的奧秘。不論是選擇下注莊家、閒家,還是和,每一次決策都是基於觀察、計算和經驗。與其他玩家的交鋒,讓您不斷提升技巧,追求遊戲的極致。

牌局的每一剎那:體驗刺激的賭局決策

在OC娛樂城的百家樂桌上,每一張牌都可能改變遊戲的局面。當您手中拿到牌,您的心跳是否也隨之加速?每次押注,無論是大是小,都帶有無法預測的未知感。這正是百家樂的魅力所在。每一剎那的決策,每一次的心跳,都在此刻得到最真實的體驗。

OC娛樂城體育投注

推薦OC娛樂城評比 》OC娛樂城:遊戲的樂趣,從未如此接近

對於熱愛體育的您,我們提供了全方位的體育賽事投注。無論您喜愛的是足球、籃球還是其他運動,OC娛樂城都能為您提供最即時、最全面的賽事資訊和投注選項。現在,不再只是觀賽,更能投入賽事,感受每一分、每一秒的熱情。

足球狂熱:OC娛樂城的世界級足球賽事

足球,被稱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在OC娛樂城,我們為您帶來了來自各大聯賽和國際賽事的最新消息和投注選項。從英超到西甲,從歐洲杯到世界杯,您將有機會支持您的最愛球隊或球員。而每當球門一開,您的心跳是否也跟著加速?在這裡,您不只是一名觀眾,更是一名參與者,深度參與每一場精彩的比賽。

籃球熱情:從NBA到其他國家賽事

籃球,一個需要速度、技巧和策略的運動。OC娛樂城為您提供從NBA到國際籃球賽事的即時資訊和投注服務。每當湯普森出手三分,或是詹姆斯飛身灌籃,您是否也為之激動不已?除了專業賽事,OC娛樂城還關注其他地區等更接地氣的比賽,讓您更接近籃球的真正魅力。

多元選擇:超越足球和籃球的世界

當然,OC娛樂城不僅僅關注足球和籃球。無論您是網球迷、棒球愛好者,或是熱愛其他任何運動,我們都會為您提供最新的比賽資訊和投注選項。我們深知每一項運動都有其獨特的吸引力,因此致力於讓每一位玩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所在。透過OC娛樂城,您能更深入地了解、體驗各式各樣的體育賽事。

OC娛樂城棋牌遊戲

推薦OC娛樂城評比 》OC娛樂城:遊戲的樂趣,從未如此接近

回歸經典,棋牌遊戲在OC娛樂城獲得了新生。從輪盤到牛牛、從德州撲克到對戰遊戲,多種遊戲等您來挑戰。與朋友或全球玩家對局,策略與技巧都將在這裡得到最大的考驗。

輪盤的轉動:賭上運氣的經典遊戲

輪盤,一個古老且充滿神秘的遊戲,歷史悠久卻從未失去其吸引力。在OC娛樂城,您可以體驗到這一經典遊戲的真實感和刺激。每當輪盤開始轉動,球落在哪一格將是完全未知。是賭上紅色還是黑色?還是冒險選擇某一特定數字?每次決策都是對運氣的挑戰,也是對策略的驗證。

德州撲克:智慧與策略的完美結合

提到策略與技巧的考驗,德州撲克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在OC娛樂城,您將與全球的玩家同桌競技,每一輪都是新的戰略部署、新的讀心術。要加注、跟注還是棄牌?每一次的決策都可能決定賽局的走向。透過持續的練習和學習,您的遊戲技巧和智慧將不斷進化。

對戰遊戲:面對面的策略競技

對戰遊戲,充滿了策略和計劃。無論是牛牛、21點還是其他經典的遊戲,OC娛樂城都為您提供了最真實的對局體驗。與莊家對面對交鋒,每一手牌都是一場心理戰。計劃自己的攻擊,預測對手的下一步,這裡的每一局都充滿了激情和緊張感。回歸經典,與玩家共同探索棋藝的極致。

OC娛樂城電子遊戲

推薦OC娛樂城評比 》OC娛樂城:遊戲的樂趣,從未如此接近

追求視覺與音效的震撼?我們的電子遊戲區將滿足您的所有幻想。從經典的水果機到現代的3D遊戲,每一次旋轉、每一次按鍵,都有可能帶來驚喜和獎金。

經典再現:水果機的無窮魅力

水果機,作為最經典的電子遊戲,一直以來都是賭場的最愛。在OC娛樂城,我們為您呈現了最原汁原味的水果機遊戲。透過細緻的畫面設計和真實的音效,您仿佛回到了那些賭場黃金時代。每次拉下拉桿,三個相同的水果圖案排列成線,都代表著勝利和獎金的到來。在這裡,經典和熱情永遠不會過時。

3D體驗:沉浸於現代技術的魔法

想要體驗最尖端的遊戲技術?OC娛樂城的3D電子遊戲將帶您進入另一個維度。高清晰的畫質、立體的音效,每一個細節都讓人如癡如醉。當您進入遊戲,會發現自己完全沉浸在這個世界裡,仿佛成為遊戲的一部分。每次旋轉、每次勝利,都帶有前所未有的真實感和刺激。

驚喜連連:獎金的無窮可能

在OC娛樂城的電子遊戲區,每一次的操作都可能成為您的幸運時刻。無論是經典的水果機還是現代的3D遊戲,多樣的獎金組合和豐富的獎池都等您來挑戰。可能是連續的免費旋轉、也可能是倍數加成的大獎,或者是連鎖的Jackpot。每一次的驚喜,都是對您的支持和熱情的最好回報。

OC娛樂城,您的終極娛樂目的地

在現代化的都市裡,找到一個可以放鬆心情、與好友共度時光的場所是如此寶貴。OC娛樂城正是這樣一個獨特的地方,能夠帶給您從未有過的全方位娛樂體驗。

您是否曾想過,坐在家裡也能享受到如同真實賭場般的百家樂遊戲?在OC娛樂城,這不再是夢想。我們透過最先進的技術,帶給您真人莊家的互動體驗,每一張牌、每一次下注,都如同置身於現場,刺激又真實。

對於熱愛運動的您,我們的體育投注區域更是不可錯過的選擇。不論您是足球迷、籃球愛好者,還是其他運動的熱衷者,OC娛樂城都能為您提供最即時和最全面的賽事資訊,讓您身臨其境地參與到每一場精彩賽事中。

總之,OC娛樂城是一個結合了多種娛樂元素的綜合體,不僅僅是一家賭場,更是一個能夠讓您完全放鬆、享受樂趣的天堂。不論您是來自何方,只要踏入OC娛樂城,就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和刺激。期待您的蒞臨,與我們共同創造更多美好回憶。

OC娛樂城始終以玩家為中心,致力於為大家帶來最高質量的遊戲體驗。我們深知遊戲所帶來的快樂,但同時也誠摯地希望每位玩家都能保持理性,並將遊戲視為生活中的調劑,而非全部。

並請各位玩家深入體會這句警語:成年人需要審慎考慮自己的資金狀況,不可以沉迷於娛樂城的遊戲。每一位玩家的健康與幸福是我們最真摯的期望,希望您能與我們一同,創造一個健康、快樂的娛樂空間。

娛樂城連結:https://seo01.oc178.net/

 

娛樂城推薦綜合評比分析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渴望找到一個放鬆的角落,一個能夠暫時忘卻煩惱、體驗樂趣的空間。而對我來說,這個角落就是OC娛樂城。從初次踏入這個網路娛樂世界,我便被它獨特的魅力深深吸引。 百家樂區域的真人直播,不僅帶給我真實賭場的氛圍,更讓我體驗到與真人莊家之間的互動樂趣。每一次的開牌、每一次的競技,都充滿著未知的驚喜與刺激。與此同時,體育投注區則讓我將對體育的熱情轉化為現實的參與。每當看到我支持的球隊得分,心中的興奮與滿足感就仿佛是我自己身處於球場之中。最推薦的OC娛樂城評比

不僅如此,棋牌遊戲與電子遊戲區也為我帶來了許多難忘的時光。策略與技巧在這裡得到了最大的發揮,與全球的玩家對戰,每一局都是一次新的學習與挑戰。至於電子遊戲,每一次的旋轉和按鍵都可能為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和豐富的獎金。 但OC娛樂城給我的,遠遠不止是遊戲的快樂。推薦OC娛樂城推薦評比

這裡的社群互動,讓我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線上OC娛樂城排名推薦

我們分享彼此的遊戲經驗,討論策略,甚至在遊戲之外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使得我每次登入OC娛樂城都充滿了期待,不僅是因為遊戲,更是因為這裡的玩家群體。 總的來說,OC娛樂城為我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美好體驗。無論是遊戲的刺激還是與玩家的互動,都讓我深深愛上了這裡。我誠摯地推薦每位希望在網路世界找到屬於自己娛樂天地的玩家,都來OC娛樂城體驗一下。這裡,絕對會成為你生活中最特別的一部分。OC娛樂城彩票推薦

剛過去的這個元宵節,我是在省城過的。這也是我第一次在遠離故鄉的地方,仰望元宵節的圓月。 望一眼窗外灰霾中若隱若現的月,耳畔回蕩著席慕蓉那句詩:“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里的那輪圓月,該是澄澈而美好的吧。 故鄉信陽,別稱申城。每當旁人問及家鄉,我總愛回答:從申城來。故鄉有浉河,屬淮河支流,水色溫潤,清澈見底。浉河之水彎流信陽全境,千余年里滋養了無數棟梁賢才。 “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是信陽潢川人,當年北上入秦諫于王,全家老幼被禁于一庭院中,時光漫漫十余載,他仍胸不改志,最終令秦王嘆服。 我有一位忘年之交的老鄉,姓許,現供職于上海大學文學院。去年暑季,與他漫步浉河之畔,他望向清波蕩漾的浉河,講述他與浉河的故事:幼時家貧,往來于田間地頭和鄉村小學,只為謀得一張開往鄉鎮中學的“車票”。高考兩度失利而志不悔,獨自一人去上海打拼,終于拓出一方天地。他說,是故鄉的浉河給了他力量和信心。他說,他年輕時常常站在河畔,看河面上白帆點點,駛向無盡的遠方,似乎把他的心也帶走了,召喚他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那里有大江大海,有大都市和大場面。后來,他沿著春申君的腳步,來到上海,那個也叫申城的地方,像一棵故鄉的茶樹,在遠方生根、發芽,帶給人們春天的芬芳。 信陽之申城,比不了上海之申城。城小,城鄉都算上也不過60萬人。城深,也就故事多,應是融進了世間百事。它不單在于小巷街坊曲環幽深,更在于此城意蘊豐厚。申城的名片有二:毛尖與美食。信陽毛尖茶煙裊裊,香遠益清,生于山間僻壤,夠深夠遠,卻名播四海。申城特色美食熱干面更藏于城之深處,卻酒香不怕巷子深,成為人間美味。民國初年,風行一時的武漢熱干面,傳入與武漢毗鄰的中原申城,被食不厭精的申城人改造,添上紅油、肉醬、千張、芽菜,飛入尋常百姓家。而今欲品其真味,一需人引,二要等待。真正的申城味不在裝潢精致的掛牌連鎖店,卻往往在街口深巷某個逼仄小店。端上桌的,不僅在其色香味兼備,更在其承載了申城的內涵。正是那歲月流淌的厚重感,亦為五味之中跳動的美好,傳遞出申城的獨特味道。 猶憶年少時,隨外祖父踏遍申城大街小巷,游過浉河大小支流:在震雷山頭運筆摹詞,于南灣壩口吟詠古今。“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余光中先生的這句感懷,曾令年邁的外祖父動情不已。 故鄉,是一種存在,不管是縹緲遠去的還是現實存在的,總是勾起無限心緒。無論故鄉是多么的小,小到只有煙村四五家,小到雞犬之聲相聞;無論故鄉多么窮,窮到籬笆墻柴門院,總是讓人牽掛惦念。那是一種基因的延續,一縷鄉愁的發散。 也許,許多年后,城鎮化的進程會改變農耕時代所賦予的故鄉形貌,但故鄉的山水、故鄉的親情,一定會化為深深的鄉思,不絕如縷。 >>>更多美文:情感散文

昨晚,在廚房洗了個酣暢淋漓的汗水浴。 光了膀子,肩上搭塊濕毛巾,關上推拉門將客廳的涼氣阻斷,然后開始煮飯炒菜。煤氣打開,飯鍋坐上,水開后加小米、綠豆、南瓜片;擇菜、洗菜、炒菜、盛菜;挖面、加雞蛋、加青菜、攪拌;擺好電餅鐺,舀面糊、勻平、翻烙、出鍋…… 在這期間,汗水會一個勁兒地冒出,從臉上、從發際、從脖頸、從后背……這沒什么,兵來派將擋,汗來毛巾擦,左一下、右一下、前一下、后一下,覺得毛巾中的汗水有點飽和了,可以在水龍頭下沖洗,擰干了,接著擦…… 記得喜愛打籃球的老友新會說,一場球玩下來,得出二斤的汗水。而我這次汗水浴,出二斤汗不敢說,一斤足有。這汗出得,那真叫舒服,仿佛每一個汗毛眼兒都通了,藏在體內的那些污垢,一掃而光。這時候,會感覺很涼爽,但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涼爽,而是那種內在的、舒服到筋骨的感覺,是從心里冒出的涼爽。 好久沒這樣的體驗了。 記得小時在農村,三伏天不“歇工”,放學后要幫著大人干農活。如拔草,要鉆在玉米地里,蹲著往前移動,玉米葉故意讓毒辣辣的陽光從縫隙射下來,卻擋住了外面本來就不大的風,人就像在蒸籠里;如打農藥,因怕藥液沾身,須全副武裝,穿了厚厚的衣褲,戴上口罩、眼鏡,背著沉沉的噴霧器,在棉花、玉米地里來回奔波,人就似被太陽烤熱了大地上的螞蟻…… 在這樣的情況下,洗汗水浴那簡直沒的說——— 體內有多少水就會出多少汗,怪不得那時候人都精瘦精瘦。 那樣的情景,如果讓坐在空調屋里的人想象,那罪可咋能受得了,甭說中暑了,直接能把人烤死。 但說真的,那時不但沒烤死,沒中暑,而且健健康康甚至舒舒服服就把三伏天過完了。正如昨天的汗水浴,“洗”后感覺很愜意。為此我專門咨詢過臨漳眾慈理療中心的胡杰老師,他說,三伏天多出汗對身體大有好處,那些汗實際是體內的寒氣,經冬凝結,不易排出,而三伏天是絕佳時機。我想是的,因為出的汗觸摸時覺得涼涼的。 《素問·四氣調神論》中有“春夏養陽”,《素問·六節臟象論》中也有“長夏勝冬”的說法,這正是中醫學“天人合一”整體觀的體現。既然大自然熱浪滾滾,展現“燒烤模式”,我們何必非要與它對著干,干脆,感受之、適應之、享受之,多洗幾次汗水浴吧。 這時候,正好兒子催促去打球,便欣然答應——— 期待馬上到來的又一次汗水浴。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懷念父親 文/石玉春 我的父親石敬民,1916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沙河縣曹莊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自幼缺衣少食、歷盡磨難,七八歲討飯流浪,十五歲開始給地主扛長活,二十多歲給日本人做勞工。日偽統治時期,在黨的領導下,父親與本村一批抗日積極分子,積極參加拆鐵路、填封鎖溝、清算漢奸等活動,同日偽軍進行了堅決斗爭。1946年3月,父親光榮加入黨組織,成為曹莊村第一批共產黨員。以后,他先后擔任曹莊村黨支部書記、農業合作社社長、曹莊鄉鄉長、曹一村大隊長、民事理事等多種職務,在農村基層干部的崗位上干了近40年,為改變本村面貌、造福父老鄉親貢獻了畢生精力。 父親愛黨信黨,矢志不渝地聽黨話,跟黨走。解放后,父親擔任曹莊村黨支部書記,領導組織群眾開展土地改革運動。1953年,他積極響應黨中央關于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號召,帶頭組織5戶農民成立了村里第一個互助組。黨中央作出關于發展農業合作社的決議后,他組織20戶農民成立了全村第一個初級合作社,以后很快發展成由323戶農民參加的大社。1955年1月,上級有關部門的干部到曹莊整頓農業合作社,在沒有向縣委請示的情況下,把這個剛成立不久的農業生產合作社解散了。當時父親想不通。他召集自己帶頭組織的老“前進社”20戶社員統一思想,決心頂住這股風,堅決不解散,并走村串戶找村里其他辦社的干部和骨干做工作,動員大家正確總結經驗教訓,繼續把社辦好。1955年3月,中共河北省委派工作組對曹莊村整頓合作社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并形成了題為《不應當挫傷干部和群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胡亂的解散農業合作社》的調查報告。1955年12月27日,偉大領袖毛主席對這篇調查報告做了批示:“這樣的去解散合作社是完全錯誤的。本文作者(河北省委工作組)的觀點是正確的。”在毛主席批示精神的指引下,曹莊村的農業合作化運動又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成為被總結推廣經驗的先進典型。有關材料不僅在國內宣傳推介,還在國際上有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刊物登載。父親不僅愛黨,而且信黨。在1959年反右傾整風整社和1966年的四清運動中,他曾兩次蒙冤受屈,被開除黨籍(后甄別糾正),并多次在群眾大會、街頭飯場、田間地頭、家庭炕頭受批挨斗。面對諸多的不幸和遭遇,父親從未動搖過對黨的信任,從未說過一句對黨的怨言。他總是對母親和我們說:“咱們要相信黨、相信組織。”在遭受不公正處理、身處逆境時,他直面人生、忍辱負重。一旦甄別平反,恢復職務,他就立即斗志昂揚,拼命地為黨、為群眾工作。在父親身上,充分體現了一個對黨、對領袖無限忠誠的老共產黨員的堅強黨性。 父親敬民為民,一門心思為群眾謀福祉、辦實事。曹莊村不鄰河湖,人畜飲水和農田灌溉全靠水井。解放初,村民主要用轆轤和水車澆地。父親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后,帶領群眾于1957年打成了第一眼機井,以后,村里又連續打了十二眼深井,徹底解決了全村的農田灌溉問題。為了推進農業機械化,父親又帶人到山西長治購買了大型拖拉機,在全公社率先實行機耕機播,結束了靠牛馬拉犁、人工翻地的歷史。父親十分重視科學種田,積極組織興辦了村辦農場,并多次到縣農業和科技等部門,請科技人員到村指導、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種植技術,實現了全村糧棉連年增產。父親帶領群眾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還積極探索發展多種經營和鄉村工副業。他和其他村干部一起,組織幫助群眾先后興辦了磚瓦窯、蘋果園、鞭炮廠和標準件廠,促進了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都稱贊黨的富民政策好。 父親勤勞善良,一輩子生活儉樸,克己奉公。他常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一身衣服穿八九年也舍不得扔,年輕時穿的衣服都是補丁摞補丁,棉衣露著棉絮。他當了幾十年村干部,一直身不離勞動,年近八旬還在地里干活。父親一生清廉,從不占公家便宜。三年困難時期,農村實行“低指標,瓜菜代”,社員每人每天的口糧只有五六兩,農村食堂蒸的饅頭像火柴盒那么大。最困難的1960年,人們用玉米軸、紅薯葉、棉花殼磨成面粉做成“團子”充饑。有人實在餓壞了,就到生產隊的地里和場上偷玉米、紅薯吃。在那個困難的日子里,父親和母親省吃儉用,盡量讓我和妹妹多吃點兒,但堅決不準我們到地里和場上偷集體的莊稼和糧食。父親有抽煙的嗜好,前半生沒有抽過帶盒的煙,總是習慣撕一塊油紙,掏出隨身裝的自制土煙葉,用手一卷,再用舌頭舔濕粘成卷煙抽,人們稱這種煙叫“一頭擰”。父親一年四季總是在頭上扎一條白毛巾,在地里干活兒出了汗,就摘下毛巾擦一擦,一副典型的老區農民的穿戴裝束。他經常說:“咱是個窮孩子,到啥時候也不能忘本。”改革開放后,農民富裕了,曹莊村多數村民都建了新房。父親當了幾十年干部,從沒給自家劃過一塊房基地。我們全家一直住在土改時分的一處舊宅子里,是曹莊村房舍最舊的農戶之一。 父親心地善良,一生樂于助人。他在任期間,對歷屆駐村干部和外來人員的生活都很關心。我從小就記得有許多駐村干部和下鄉鍛煉的大學生都吃住在我家南屋。農業學大寨時,下鄉干部每天到社員家吃派飯,有時隊長忘了安排,父親就隨時把這些干部領到我們家,讓母親盡力給他們做點兒好吃的。20世紀70年代,縣城先后有30余名知識青年到曹莊下鄉,父親和村干部通過多種渠道籌資,為他們建了十七間新房,派專人給他們做飯。知識青年及其親屬都非常滿意和感動。這些知青返城參加工作后,經常提念“老支書”當年的關懷,多次回村看望父親。父親非常關心困難群眾的生活。村里有個五保戶,無親無友,腿部殘廢,生活不能自理,父親多次用排子車拉他到醫院治療,并安排專人照顧他的生活。這位村民見人就說:“俺到什么時候也不能忘記老支書的恩情。” 父親離開我們近20年了,今年恰逢他的百歲誕辰。回憶父親的一生,我深深感到,他是我國第一代翻身農民的典型代表,是千千萬萬辛勤工作在農業第一線的基層干部的縮影。他的一生,是聽黨話、跟黨走、帶領群眾堅決走社會主義道路、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一生,是敬民為民、克己奉公、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一生。父親離世后,雖然沒有給我們留下多少家庭財產,但卻留下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我們將永遠珍惜、保護、用好這筆寶貴遺產,繼承和發揚父親的好思想、好品德、好傳統、好作風,同心共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懷念父親 文/程普輝 光陰荏苒,到今年父親去世整整三周年了。馬上就要到祭奠父親的日子了,思念父親的心緒也就更加濃重。 三年來,許多次在夢里見到父親,他還是原來的樣子,面帶微笑,和謁可親。父親活著的時候,我答應過父親,如果能在天國里見到他,我一定不哭,可是每當在夢里我們相見時,我卻總從夢中哭醒。我常常想,假如眼淚能夠構造通天的梯子,假如思念能夠鋪成上行的天路,我會不顧一切把您帶回我的身邊。 父親出生于舊店鎮羅頭村,這里是平度市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成立的地方,所以父親在抗戰時期就入黨參加了革命,他忠誠為黨、誠信為人一輩子,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黨的事業。 記得他在鄉鎮當領導的時候,有一次我從城里回家休班,到他辦公室里要一本信紙,沒想到他非常嚴肅地說:“這里的信紙也是你用的,這是公家的,是用來工作的,你怎么能用呢,自己買去。”多少年后我漸漸懂得了父親的良苦用心,他是在利用信紙的事,教我做人的道理。 父親個頭不高,聰明精干,性格開朗,愛說愛笑,走到哪里,哪里的氣氛就會活躍起來,所有的心事和不悅就會一下子拋到九宵云外,他那樂于助人的品德終生未改。離休后的父親,在自家院子里養花、養鳥,種滿了黃瓜、韭菜、油菜、小白菜,子女們、鄰居們也都跟著吃新鮮的綠色菜。 父親病重期間也是那么堅強,病痛無情地折磨著父親,直到最后一刻他也沒說一聲痛,把平靜、安詳永遠留給了我們。 父親,三年了,知道嗎?現在平度變樣了,樓層更高了,馬路更寬了,環境更美了,我們都很幸福,老母親的身體也還硬朗,您就放心吧!在這里,兒子為您賦詩一首,帶去我們無盡的思念: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融入兒女身。 殫竭全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懷念我的父親 文/董鳳云 寫在清明節前夕。 父親,您離開女兒已有十二個年頭了吧!在這十二年里,我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您,特別是我在生活遇到困難,工作遇到挫折的時侯,我多想在您的面前,跟您訴說冤屈和苦惱,多想再聆聽您的充滿溫情的教誨,多想重新體會父母懷抱的溫暖和快樂。今天,為人之母的女兒,已經深深地體會到,為人父母的不易,同時對您的理解更深了一層,越發增加了內心的不安和愧疚,您的在天之靈,一定要原諒女兒年輕時任性和無知。 您知道嗎?您走后的第一的清明節的夜晚,我夢見您的墳頭堆著橫七豎八的尸骨,是您在提醒女兒明天是清明節,要女兒去看看您,我去了,原來,花圈被風吹的七零八落,您知道嗎,樣子跟我在夢中的一模一樣,從那時起,我就相信“靈魂”的說法了。我把您的花圈重新整理了一番,又用鐵锨在您的墳頭添了些新土。沒過多久,您就托夢給我:在一座新蓋的房子,您靠東邊坐著,大口大口的吃著飯菜,樣子好像很滿足,我很清楚的看著您,但走不到您的跟前,我就哭著大聲的說:“爸爸,如果能讓我天天看到您,我愿永遠生活在夢中,不要醒來。”我哭著哭著就醒了,我知道,您是在告訴我,您在天堂生活的還好,還滿足,好讓我放心。那一夜,淚水打濕了我的枕巾。 我永遠不會忘記,小時候,一個中秋節的晚上,月亮是那樣圓,是那樣明亮,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我們家鄉的“白糖青絲玫瑰”制成的月餅,盡情的享受中秋佳節的喜悅,皎潔的月光揮灑在小小院落,我依偎在您的懷里,小手頑皮的撫摸著您的胡須,有微微的刺痛,好舒服啊,您見我調皮,就給我唱起歌來,“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打敗日本狗強盜,消滅的蔣匪軍,槍桿握得緊,眼睛看得清,敵人膽敢侵犯,堅決打它個不留情。”我聽著聽著也跟著您唱了起來,您唱一句,我跟著唱一句,不一會,我就會唱了,當時,我不知道這是一支軍營歌曲,也不知道您是位老兵,更不知道您有孤兒一般的童年,我只知道,您唱得很好聽,很有氣勢,您很慈愛,在您的懷里很溫暖。女兒長大以后,每當我的歌聲贏得觀眾陣陣掌聲時,我覺得這掌聲應該屬于您,是您啟迪了女兒的心智,賦予我音樂天賦。在您的有生之年,之所以很少聽您唱歌,那是因為生活的重擔,磨滅了您的興致,使您失去了享受音樂生活心境,您把畢生的精力和心血全部奉獻給了我們。 我不會忘記,在一個陰雨連綿的日子,我們父女乘上了當時的21路公共汽車,前去歷城師范報到。當汽車行至章丘和歷城交界處一個無欄大橋時,突然,汽車急剎車,全車的乘客不知道發生了什么,等我們反應過來,汽車的前輪離橋的邊緣不到半米,情況十分危險,從前門已經無法下車,只好砸開后窗,逃離險境。當時我害怕極了,由于車身太高,您先下去后,伸出堅實的臂膀支撐著我,從后窗脫離了險境。每當想起這件事,我就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中,我當時已經長大了,為什么張開雙臂的不是我?而是年已五十的父親,父親您能原諒我嗎? 我知道您會原諒我的,您的寬容、善良、勤勞、質樸的品德,決定了您不會在意女兒的過錯。在您的有生之年,經歷了太多的磨難,風風雨雨,飽經風霜,粗茶淡飯養育了女兒,我真的沒來得及仔細看看您臉上的皺紋,沒來得及體味一下您內心的苦楚,沒能給您買上幾次您愛吃的大紅軟柿,沒能給您買幾瓶您愛喝的蘭陵大曲,您就匆匆的離開了操勞了一生的家,離開了女兒,離開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些都已經成為女兒永遠的遺憾。如果真的有來世,讓我在做一次您的女兒,好好的孝敬您,來彌補我的遺憾,我一定會做到的。 父親您安息吧! 懷念我的父親 文/李俊梅 我父親是在今年的9月17日晚病逝的,享年70歲。在父親去世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我感覺日子像停擺了一樣,一種度日如年的感覺占據著心境。在這長長的思念中,父親的音容笑貌很沉重、很清晰地映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我父親在1945年清明節這天出生,也因此而得乳名。父親為人、為官的一生很像他的名字,清明廉潔,光明磊落。父親自幼家境貧寒,兄弟姐妹七個,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大。奶奶46歲離世,父親與爺爺、叔叔、姑姑們相依為命。爺爺以種地為生,偶爾做些盆盆甕甕的營生,維持家用。五十年代父親高小六年級畢業后,在家務農。村里的長輩們十分器重他,誰家親人、親戚來信了,都要沏上一壺好茶請我父親到他們家里幫著念信、回信。父親自幼不喜歡打鬧玩痞,他與村里的長者交往甚密,常聽他們講些古往今來,天南地北的事情,借來畫譜、中藥藥譜之類的書自學,有時練習硬筆或毛筆書法。父親16歲就擔任了村生產隊會計,負責45戶人家不足200人的財務工作。 我父親在擔任生產隊會計工作7年間。曾在棗園管區46個生產隊會計會議上,介紹自己從事會計工作的經驗。當時他記錄的各類賬簿、單據憑證,都放到現場,供大家集體參觀學習。我父親是村里典型的“活算盤”,那時候,晚間生產隊記工分算賬,哪塊地是幾畝幾分幾厘,他基本上不用看土地冊子,非常清晰地記在腦子里。到年終決算時,村生產隊都是統一在村大隊部進行,現場挑選一個人讀數字,幾個算盤子一塊打,打得既快又準的那個人一定是我的父親。后來,我父親又在村大隊部擔任了4年會計。1969年,我父親加入中共黨員。那時他積極發動全村青年早上集中跑步上操,晚上開青年會、團員會學習有關文件,宣傳黨的中心工作和方針路線,組織全村青年參加修水庫、植樹造林、義務勞動。七十年代初,全縣選拔50名財貿干部,當時棗園公社有四個指標,經過縣財稅局干部親自面試座談,我父親被破格提干錄取。從1971年5月,離開農村被提干參加工作,到2011年2月底,離開工作崗位,我父親從政工作整整30年。先后擔任過管區書記、官莊小鄉的書記、官莊大鄉的鄉長、鄉鎮企業局副局長等職務,期間曾擔任3年百脈經濟開發總公司總經理兼董事長職務。2005年,我父親按照正局級待遇正式退休。 父親的一生不敢說轟轟烈烈,但是他的為官從政經歷和人品一直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從小我和父親在一起生活的時間很短,記憶中最深的一件事情,就是小時候,我留有一頭濃密的長發,頭發自來卷。每天早晨起床時,父親是第一個把我抱在懷里的那個人,然后就把我放在他膝前的小板凳上,手里拿一把木梳,不緊不慢地為我梳理頭發,幫我扎馬尾辮。每次梳理扎完頭發后,父親總是笑呵呵地把我扛在肩上出門玩耍,等到家人把早飯準備好了,他再背我回家……我的童年是在父親的肩背上長大的。至今我依然能回想起他寬廣的脊背留給我的溫暖,以及他真誠無私的疼愛…… 父親提干離開農村后,我們很少見面了。甚至在父親偶爾回家時,我開始懼怕他,躲避他。父親匆匆來去,就像一陣風,讓人捉摸不定,他時而出現在我的面前,轉瞬又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那時,我感覺自己就像是父親丟下的一片落葉一樣,悄無聲息地在他眼前翻滾,悄無聲息地在他腳下凋敝…… 每每想起父親,我都是淚流滿面。我時常回憶和惦念父親給予我們的一絲一豪的關注與疼愛。對待他的關懷與付出,我都看得像金子一般貴重,深埋心底,珍惜至今,難忘、難舍。二十多年前,在老家的我大病一場。當時父親從單位回來,把我接到醫院治療。在治療期間,父親和我講起了他的經歷,試著幫我打開心結。當時,我只對父親說了一句:“我理解你……”。突然間父親就哭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父親流淚。我木訥地站在病床邊,緊張地望著父親……在醫院的那一晚,風很大,我常常從睡夢中驚醒,哭泣。等天亮時醒來,正看到父親坐我床邊。他對我說:“夜里風大,你一夜都沒睡安生,我就把醫院一樓到三樓的所有門窗都關了一遍”。那一夜父親是一直坐在床邊在照看我的。白天父親從普集大集上,買了好看的衣服,手上拿著一本雜志,指著雜志上說“你要記住一句話是書上說的,憂慮催人老,愁思奪人命”,他囑咐我要好好學習、好好生活。病愈出院時,父親說:“以后你若生病了,可以坐車來找我”。每一個車站在哪,從什么地方下車,父親都在稿紙上畫下來,并囑咐我記在心里。那一年,我把自己的名字寫在紙上,裝在衣兜里,沿著父親畫的路線圖找到了父親。 時間過得真快啊,一晃多年的經歷在眼前揮之不去,父親對我們的關心、關注和付出是巨大的。我感謝生命中一直有他,人生的恩怨和苦難歷練了我的人生;我感謝心中牽掛和惦念的他,豐滿著我的人生經歷。一路風雨走來,我很少在別人面前提起他,也很少喊他一聲父親,但卻把對父親的敬重與敬畏深埋心底:多年來,父親是我精神上奮勉的一面旗幟,他激勵我走出農村,走進城市;走出廠礦企業,走進政府機關……,我繼承著他的為人處世風格,誠實做人,勤勉工作。并以自己的努力和成績回報、寬慰著我的父親。 去年10月,父親查出肺癌,已是晚期了。期間,我們姊妹四人團結一致,盡心盡力地照顧和陪伴著父親。重病期間的父親,是樂觀的,即使是他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后,他依然表現得很堅強。他與病友們一起相互鼓勵著同癌癥抗爭著。那天我去中醫院看望父親,他正與濟南病友通話,關心詢問對方的治療效果。最后父親很幽默地鼓勵病友說“生命不息、化療不止”。這就是我的父親:他仁慈、勇敢、樂觀、幽默。父親為轉移對疾病的注意力,他開始在家里寫了2萬多字的回憶錄后因體力不支就停下來了。父親寫的一手很瀟灑、很漂亮的行楷字和隸書。他在家為孫子、外甥們親自編寫《求學三字經》貼在墻上,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學會為人處世之道。父親說,這樣做只是給孩子們留下一些念想。 上班期間,我接到了父親的電話,說我繼母七十大壽,安排全家人在一起照全家福,一起聚餐,并要求我們所有人都要穿戴整齊一些。父親與繼母志同道合,相依相伴生活近40年,繼母樸素、勤勞、包容、向善,得到了鄰里街坊們的高度贊揚。照全家福前,父親從上衣口袋里取出一把小木梳,很仔細地梳理著自己的頭發……也正是這張全家福照,成為我靠近父親、記憶父親、懷念父親的唯一載體。它那么沉重地把全家人的愛、團結和包容凝聚在一起……我深深地懂得父親。不管現在還是將來,圍繞和團聚在父親周圍的孩兒們,一定會像父親活著時一樣更加包容、更加團結、更加友愛,并且相互鼓勵、相互攙扶、幫扶著走過我們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精彩,回報父親一生的關愛…… 9月17日晚,父親病逝了。人生苦短,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生死之間路過人間的過客。作為孩兒們,對父親一生的經歷,自不好評說。但是,他廉明、勤政、忠厚、正直、善良、堅忍、堅強;仁慈、淡定、從容、幽默的為人處世情懷和他一生清明從政的經歷,都是我們姊妹們學習和繼承的榜樣與財富。 父親走了,他什么話都沒有留下,但留給我們的是漫長、無盡的悲傷和懷念。在心底我默數著父親離開的日子,另一種無言的牽掛掏走了我的心,成為心中永遠的傷和永遠痛。 我敬重難忘的父親,永遠活在我們家人心中…… 懷念父親 文/陳芳 父親陳笳詠離開我們轉眼10年了。父親潛心浸染書墨半個多世紀,創作了大量飽含泥土氣息的書畫作品。父親的國畫創作是從文革時期開始的。1966年底,我們全家被遣送回山西老家。不久,這種錯誤做法被糾正,母親又帶著我們兄妹三人返回西安,而父親繼續留在山西農村。作為小女,我常常往返于老家山西吉縣和西安之間,更多的時候是陪著孤單的父親生活。 那時父親才41歲,正值藝術創作的黃金期,而他卻不得不扛起了镢頭當了農民。那時雖然生活艱苦,但父女相伴卻其樂融融,我的記憶里充滿了美好和歡樂:冬天的早晨打開窯洞的窗戶門,父親會在結冰的玻璃上刻出一條路和雪橇,然后他在外面和趴在窗臺上興奮不已的我玩耍嬉笑;晚上在煤油燈下,父親用從美協帶回老家那些刻版畫的膠版下腳料,刻了家鄉滿山遍野的矢車菊,再套了黃蕊淡紫的色,印在信紙和信封上,寄給遠在西安的親人們;勞動一天歸來,父親會拉著我的小手,聽著扁擔吱吱嚀嚀的聲音,看著月光下一高一矮的影子,到坡下面去挑水;他帶著我步行幾十里路到村里串親戚,一邊吟誦著杜甫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一邊高興地吃著新小米飯而贊不絕口;夏天,在田間勞作的父親脫下衣服蓋在害怕蜜蜂的我身上……對于那段生活,父親的《別幼女》詩中有生動描繪: 幾番歸來共歡笑, 欲將別去淚偷拋。 恐我從此不復歌, 荷鋤歸來空寂寥。 年少早知別離苦, 歲晚偏逢關山遙。 西天越冷離別去, 掉頭人看淚如潮。 為了多掙些工分,父親用上了他在省美協多年搞展覽工作的技能,開始做木工活。農村婚嫁打了家具,父親用棗紅油漆刷底,再畫上花鳥,又覆以清漆,很受鄉親歡迎。當地請他做活的越來越多,父親畫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最讓父親高興的是,他因此能夠常常帶我吃婚嫁喜宴,改善伙食。父親的花鳥畫也就是從這里開始的。是坎坷困頓的生活磨礪了他,也正是這樣的生活滋潤了他,使他后來的藝術創作飽含著濃郁的生活基因和泥土氣息。 在父親的畫作里,我總能看到當年的情景:山坡上的牛群、趕麻雀的麥地、灑滿夕陽的塬上。每幅畫都有著一個故事;從父親的書法和揮灑豪放的筆觸里,我總會憶起父親寬厚慈祥、樂觀率真的性情和為人。 懷念父親 文/朱小林 不經意間,父親離世已整整五年。五年的時光輪回,有太多太多的記憶可以忘卻,包括成功,包括傷痛,包括磨難。然而,對我而言,父親卻一刻不曾遠去!無數次午夜夢回,渴望用思念與他做一次心靈的對話,或者僅僅只是一聲輕輕的呼喊,或者只是一秒深情的對望……沒有星星的雨夜,狂風肆虐地席卷著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仿佛在以它特有的方式,訴說著一個亙古而又現代的關于愛與親情的傳奇! 夜,靜謐得近乎失真。但我分明聽見了父親走近的聲音,我清楚那是一直深藏于心的意念,那是永遠不曾割裂與忘卻的從前。淚,再一次洶涌而出。我知道這是父親最不想看到的,但是真愛無力掩飾。夢游般地摸進書房,一遍遍地撫弄著父親留下的書籍,片刻間,我聽到了遍地花開的聲音。爸爸,你一直住在春天里嗎?不然滿屋的書卷怎么會變得如此繽紛? 思念與煎熬已經到了極限,清明節在我看來是那么遙不可及。清晨,起身趕往父親的墓地,我要在第一縷晨曦升起之前,送去一個女兒心碎的問候。盡力忍住不哭,但是當賣花的小伙子肅穆地問我看望什么親人時,“父親”兩字一出口,我還是抑制不住地淚流滿面。默默地佇立碑前,久久,久久。不想驚擾父親,縱然有萬語千言想要傾訴。惟愿他安靜的靈魂不會再被世俗的喧囂刺痛,唯美的父親一生清高自重,剛正不阿。對于一個學者、一個教授而言,在外人眼里,父親的一生幾乎被鮮花和掌聲環繞。然而,我深知父親背后的苦痛。多年的肝病、心臟病折磨,母親數年前癌癥病故,姐姐和妹妹遠在他鄉……只是忍耐而已,只是難言而已,許多年來,父親瘦弱的肩膀承載了太多太多。一切都飄然遠去了,隨著你生命的驟然凋零。爸爸,或許這就是真實的人生,可敬,可畏,可歌,可嘆!其實,我深知你并不完美,其實,我深知你并不堅強,但是你一直挺拔的脊梁就是一座大山,我敬仰山的偉岸! 有太多的愧疚埋在心里,對于父親。“子欲孝而親不待”的切膚之痛,在每一個深深淺淺的黑夜,無情地撕咬著我的靈魂。但是,所有道歉的話語,此刻我突然不想再言。既然深知人生有很多東西不能錯過,何必徒勞!此刻,我只想對我正步入蔥蘢歲月的兒子鄭重地說一聲:學會感恩!彭登科蹲在地上給九旬母親洗腳的場面無數次讓我汗顏,作為父母,他們需要的東西其實再簡單不過,只是一份心意,一份關懷而已。然而我們每個人都做到了嗎?起碼我沒有!或許我的兒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漸漸體味父母的不易,但此刻他更需要做的是如何學會擔當,學會去愛。 十九枝金黃的菊花在風中搖曳,那是我對父親最真的祝福。無力接過你的教鞭去培育滿天桃李,是我永遠的遺憾。但是,唯一可以告慰你的是,女兒站立的人格一直沒有趴下。雖然,跋涉的路上,經歷過無數風雨,然而回首身后,我堅信自己走過的每一個腳印都很堅實,都很無悔。感謝你留給我如此珍貴的一筆人生財富,比起物質,比起金錢,比起欲念,它顯得彌足珍貴! “你的言行是你文字里最最尋常的樣子。”如果天堂里可以飛翔,期待你如安妮所言。安息,爸爸! 懷念父親 文/張萬金 深秋的夜,一絲微弱的光線從窗口透進室內,在地板上灑下了幾許冷冷的清輝。我無法入睡,任思緒翻飛。 這次父親的生命西行,相比26年前母親的逝世,我的確少了一些悲傷,多了一些思考。我的父親母親就像晨升暮落之陽,經由噴薄欲出,繼而日上三竿,再而一路向西。隨著生命的結束,一切都隨風而去,只有思念伴著我聽秋葉在夜里沙沙作響,成就生命最后的風景。 應該說,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簾子,父母擋在我們中間,就好像我們和死亡隔著什么,沒有什么太多的感受。而今父母都離開了我們,我們才會直面這些東西。 一縷青煙,兩行熱淚。送別父親,未曾有過的悲傷被暗夜層層包裹。 父親的青壯年生活得很如意。因為祖父經商,家庭經濟較為寬裕,父親順利地讀完小學、初中、高中,繼而參加工作。在那個做衣要布票、點燈要油票、吃飯要糧票的特殊年代,父親在電管站工作,母親在供銷社上班,在我家鄉那個不大不小的集鎮,我們家的確生活得相對優越。 父親的胃病是他步入中年遭遇到的迎頭痛擊。幾年過去了,各種藥吃了幾籮筐,父親的身體慢慢恢復了健康。 母親去世后,喝酒、打麻將成了父親每天的主要內容。曾有人給父親介紹過老伴,他都一一拒絕了。在他想來,一是自己性格不好,與他人難以相處,二是考慮到我和弟弟的感受。 這些年,我和弟弟一直在外面工作,從此地到彼地,從縣城到省城,很少照顧到父親。直到父親患上腦梗塞,右上肢和右下肢無法動彈時,我們才回家多一些。而此時,父親已是高血壓、心臟病、支氣管炎等多病纏身的人了。輪椅上的父親,晚年陷入了深深的孤獨之中。 2014年9月26日夜,我的父親走完了他平凡的一生。 孤獨是致命的。客觀地說,父親是死于病魔,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父親是死于孤獨。而這種孤獨是精神上的寂寞。 窗外飄起了蒙蒙細雨,打開窗,一股冰涼的氣息撲面而來,起伏的思緒也像連綿不絕的雨絲,摻上了淡淡的愁緒。 父親,此時的我不因寂寞而想你,是因想你而孤單。父親,兒子沒能在你寂寞時常回家看看,沒能在你孤獨時給予更多的關愛,沒能在你患病期間照顧你左右,沒能在你臨終之時盡孝道。這是兒子一輩子的自責。 父親,這段時間有時候我會在睡前虔誠地祈禱,期待在夢里與你相逢,可往往難如愿,醒來后,心里有難言的失落和惆悵。很多時候我們埋怨生命無法重來,其實我們沒有想過,如果它可以重來,又有誰會珍惜它!經歷人生漫長,其間有多少滄桑多少悲歡多少溫暖。那些頃刻的頓悟,稍縱即逝的靈光,給了我多少思索多少回味啊。 父親,我會常常仰望天空,試想,如果真有天堂,希望我的父親母親以及我的親人們,能在天堂里相聚,并相互照顧。不求能賜予我什么,只愿你們不再有病痛的折磨,能有一份真正屬于自己的幸福快樂,今生今世,兒心足矣。 父親,你的一生或許告訴了我:如果一個人,就這樣生活,可以孤單,但不許孤獨。可以寂寞,但不許空虛。可以消沉,但不許墮落。可以失望,但不許放棄! 父親,今天我寫你、寫我的親人,其實只是寫自己,寫自己在經歷許多不幸,面對了許多死亡后的痛與思,懷念我的親人們。讓我今天用這恣意流淌的淚水,用這蘸淚寫成的文章祭奠我逝去的親人,祭奠我們已經流逝的光陰。 懷念我的父親王國維先生 文/王東明 我們住在清華園的時間雖短,卻享受了天倫之樂與童年時無邪的歡笑,但也在這短短的時間中,相繼失去了親愛的大哥和敬愛的父親。因此對父親和我們最后共同生活的環境和事跡,以及當時印象最深的人和事,憑著記憶,忠實地記載下來。 父親的辮子 父親的辮子,是大家所爭論不休的。清華園中,有兩個人只要一看到背影,就知道他是誰:一個當然是父親,辮子是他最好的標志;另一個是梁啟超,他的兩邊肩膀,似乎略有高低,也許是曾割去一個腎臟的緣故。 每天早晨漱洗完畢,母親就替他梳頭,有次母親事情忙了,或有什么事煩心,就嘀咕他說:人家的辮子全都剪了,你留著做什么?他的回答很值得人玩味,他說:既然留了,又何必剪呢? 當時有不少人被北大的學生剪了辮子,父親也常出入北大,卻是安然無恙。原因是他有一種不怒而威的外貌,學生們認識他的也不少,大部分都是仰慕他、愛戴他的。對這樣一位不只是一條辮子所能代表一切的學者,沒有人會忍心去侵犯他的尊嚴。 父親對儀表向不重視,天冷時一襲長袍,外罩灰色或深藍色罩衫,另系黑色汗巾式腰帶,上穿黑色馬褂。夏穿熟羅(浙江特產的絲織品)或夏布長衫。平時只穿布鞋,從來沒有穿過皮鞋。頭上一頂瓜皮小帽,即使寒冬臘月,也不戴皮帽或絨線帽。那時清華園內新派人士,西裝革履的已不在少數,但父親卻永遠是這一套裝束。辮子是父親外表的一部分,他自日本返國后,如在其中任何一時期剪去辮子,都會變成新聞,那決不是他所希望的。從他保守而固執的個性來看,以不變應萬變是最自然的事。這或許是他回答母親話的含意吧! 父親教我讀四書 我到北平清華時,在民國十四年陰歷十一月中旬,已入嚴冬季節,那時家中請了一位老師,專教兩個弟弟,一個妹妹,父親沒有安排我入塾。直到新年過后,父親才準備了一部《孟子》,一部《論語》,開始自己教我念書。 父親在講書或聽我背誦的時候,從來不看書本,講解時也不逐字逐句地講,他講完了,問我懂不懂,我點點頭,今天的功課就算完了。 不到一年,一部《孟子》算是讀完了,接著是念《論語》,這可沒有《孟子》那么有趣味了,讀《孟子》好像讀故事,比喻用得特別多,而且所用的那些比喻,連我這十三歲左右的孩子,都能體會到它的妙處。《論語》卻不然,天天“子曰”、“子曰”,所講的都是為人的大道理,好像與我毫無關系似的。我很羨慕塾師教五弟讀《左傳》,可是我不敢向父親說。 這樣的日子,只過了一年半,《論語》才念了一半,父親忽然去世了,全家頓時陷入了無底的深淵,不知道如何來接受及應對這突如其來的不幸事件。 等到喪葬事宜告一段落后,由趙萬里先生教我念古文,一部《古文觀止》,倒也選念了數十篇文章。這時一改以前漫不經心的態度,用心聽講,用功熟讀,想到以前背書時父親皺眉頭的情形時,心中總不免感到一陣愧疚,他人求之不得的機會,自己卻輕輕地把它放過了。 父親對飲食的偏好 父親喜愛甜食,在他與母親的臥室中,放了一個朱紅的大柜子,下面櫥肚放棉被及衣物,上面兩層是專放零食的。一開櫥門,真是琳瑯滿目,有如小型糖果店。 父親每天午飯后,抽支煙,喝杯茶,閑坐片刻,算是休息了。一點來鐘,就到前院書房開始工作,到了三四點鐘,有時會回到臥房,自行開柜,找些零食。我們這一輩,大致都承襲了父親的習慣——愛吃零食。 父親對菜肴有些挑剔,紅燒肉是常吃的,但必須是母親做的,他才愛吃。在北平,蔬菜的種類不多,大白菜是家常必備,也是飯桌上常見的蔬菜,其他如西紅柿、茄子(形狀有點像葫蘆,圓圓的)、雞蛋等,也常吃。豆類制品如豆腐、豆干、百葉等,他也愛吃。魚在北平是很稀罕的,所以很少記得有吃魚的事。平常除了燉雞以外,都不煮湯。 我們到北平以后,母親和錢媽,也學會了包餃子,這種面食,父親也喜歡吃。吃剩下來,第二天早上用油煎了,“就”稀飯吃。每天早上,除稀飯必備外,總有些固體的食物,如燒餅、包子等等。 父親愛吃的水果也不多,夏天吃西瓜,他認為香瓜等較難消化,他自己不吃,也不準我們吃,其他如橘子、柿子、葡萄等,還較喜歡吃。我們大家也就跟著他吃。 我對自己能把將近六十年的往事,拾回那么多記憶,感到驚異,只是已逝的歲月,卻永遠撿不回來了。 懷念父親 文/付桂云 農歷臘月二十一是父親離開我們一周年的祭日。那一天,父親心臟病突發,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里,他老人家丟下我們姐弟四人走了!走得那么匆忙、那么不可接受、那么不敢相信。一年了,父親的音容笑貌依然如昔,言談舉止令人難忘。天堂里的父親,您把無盡的思念和回憶留給了兒女們,您一定感覺到了我們時刻都在想念您! 笨拙的文字不能詮釋父親的一生;點點滴滴的傾訴也難以表達對父親的愛! 父親是一個聰明好學、勤勞敬業的人。少年時,由于家境貧寒,他兩次考取獲鹿師范學校都未能如愿。勤奮的他第三次又考上了,多虧有一個叔叔求情才使爸爸有幸進入學校。父親畢業后先是做一名小學老師,由于他工作出色,積極肯干,不斷進取,之后陸續任職教導主任、校長,直至擔任縣教育局領導干部。在此期間,爸爸曾獲得多次獎勵,尤其讓我們敬佩的是,他還榮獲了石家莊市勞動模范的稱號。他一生從事教育工作,桃李滿天下。 父親是一位好丈夫。母親沒有文化,沒有工作,是一名家庭主婦。父親非但不嫌棄,而且對母親特別好。他把相夫教子、勤勞持家的母親視作“功臣”。無論什么年代,遇到什么事情,都和母親相互照顧、相互依賴、相互尊重,一生患難與共、相濡以沫,牽手走過了他們六十多年的鉆石婚姻生活。母親生病以后,父親時刻都像對待小孩子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母親。為了讓兒女們安心工作,父親以他75歲的高齡擔起了照顧患腦癡呆癥的母親的重任。他每天變著花樣做飯,一口一口地喂;端屎接尿,洗洗涮涮;多方打聽尋醫問藥,讓病情發展緩慢,盡最大努力延長母親的壽命。作為子女,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真為母親遇上父親感到慶幸。 父親是一位稱職的好爸爸。父親對我們姐弟疼愛有加。在工作上,他教育我們努力向上,尊重領導,團結同志;在生活上,父親細致入微。逢年過節都是父親和母親一同下廚,親自為我們燒菜做飯,就連兒女們穿衣戴帽的事情也親歷親為。記得兒時在農村老家,爸爸親自給我挑選的一條花裙子,引來了許多同學的羨慕。大家圍著我欣賞那時在農村少見的花裙子,我心里高興極了。六十年過去了,當時的場面至今讓我興奮不已。 父親永遠是我們的榜樣。他一生純樸善良、和藹可親;他從事教育、人事工作多年,堅持原則、公私分明、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他勤儉節約、艱苦樸素。記得當年他用了多時的一個暖水瓶外皮壞了,他舍不得扔,用廢布條纏了又纏,綁了又綁。孩子們都勸他換個新的,他堅持說內膽還保溫,還能用。父親雖然自己節儉,但對親戚朋友總是慷慨大方,給錢給物,盡自己所能給予幫助。父親熱愛生活,傳統又不保守,可敬可親、寬宏大量,慈祥的臉上總是透著睿智,88歲高齡時,仍思路清晰且知足快樂。 現在,父親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卻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為有這樣一位父親而驕傲。懷念父親,我們會像父親一樣為人做事,努力工作,好好生活,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讓在天堂的父親放心! 永遠懷念親愛的父親! 懷念父親的炒雞蛋 文/蔣波 傍晚時分,不知何處飄來了濃香的蔥花炒雞蛋的味道,聞著這久違的味道,不由想起了父親,想起了父親炒的香噴噴的炒雞蛋來。 小時候的我體弱多病,特別難養。每當遇到不合胃口的飯菜,就緊閉著嘴,任母親怎么勸也不肯吃。看著健壯的哥哥大口大口香甜地吃著,母親不禁皺起眉頭:“這小丫頭,真是挑食!”恰巧這個時候,勞累了一天的父親回到家中,一看這種情況,就笑著說:“誰又惹著我閨女了,嘴噘得都能拴頭驢了!”說罷,忙挽起袖子,洗干凈手,摸出幾個雞蛋,擇蔥,切蔥花,打蛋,放鍋倒油,一氣呵成。瞬間,濃郁的香味彌漫開來,一小盤嫩黃中帶蔥綠的炒雞蛋便上了桌,放到我的眼前。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我一下子眉開眼笑,抓起饅頭便吃了起來,一旁的哥哥羨慕地望著我,小聲嘀咕著說:“爸爸真偏心。”年幼的我見到美食可是不管不顧,就著饅頭大快朵頤,盤子很快便見了底,我還意猶未盡地舔舔嘴角,掰塊饅頭把盤子擦得干干凈凈,才會心滿意足地打個飽嗝,開心得不得了。父親看著我風卷殘云的貪婪樣,自豪地說:“怎么樣,還是我會伺候咱閨女吧!” 童年的記憶里,飄散著炒雞蛋的香氣。每次我不愿吃飯了,父親就會炒上一盤雞蛋,勾起我的食欲。有時是香椿芽炒雞蛋,有時是黃瓜炒雞蛋,但最多的還是蔥花炒雞蛋。一次我感冒發燒,對母親做的面條荷包蛋完全不感興趣。那天父親不在家,母親無奈也給我做了盤炒雞蛋,盡管細心的母親做出的是圓圓的好看的雞蛋餅,但我只是吃了幾口,感覺不如父親做的好吃。一直等到父親回來,給我炒雞蛋,我才香甜地吃了起來,病也好了大半,父親笑著說:“我的炒雞蛋,雖沒你媽做的樣子好看,但鍋熱油多,特別香,閨女從小吃慣了的,怎能不愛吃?” 父親的炒雞蛋,伴我中考、工作,一直到結婚生子。父親的炒雞蛋,我百吃不厭,有炒雞蛋的日子,是那么美好快樂,有滋有味。很多時候,還是父親掌勺,炒一盤雞蛋,父親小酌一杯,日子在炒雞蛋的香氣里是那么溫馨甜蜜。 現在,父親早早地離我去了。每當看到炒雞蛋這盤菜,我會更加懷念父親,想象著他不顧勞累給我炒雞蛋的樣子,我們一起吃炒雞蛋時的快樂情景,不知不覺間,便淚眼蒙眬了。一次次,我效仿父親炒一盤雞蛋,但卻吃不出以前的味道。我從小吃到大的炒雞蛋,里面蘊藏的是父親對我濃濃的愛,深深的情呀!怎能不香甜可口,永遠難忘呢? 知冷知熱的愛人為我炒了一盤雞蛋,我吃了一小口,透過縷縷香氣,我看到父親正微笑著望著我,亦如小時候看我狼吞虎咽吃炒雞蛋時慈愛幸福的樣子…… 懷念父親 文/碧牡丹 今天是父親逝世九周年的日子,往事在目,悲從心來…… 父親是鐵路的修路人,由于家里窮,十幾歲就出來在鐵路上班一直到他退休。他參加過汨羅江鐵路大橋的建設,參加過寶蘭鐵路、蘭新鐵路、成昆鐵路、湘黔鐵路、枝柳鐵路等鐵路的修建,并援外到柬埔寨修過鐵路,為國家的鐵路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當人們坐在舒服的車廂奔向目的地時,一般不會體驗到修鐵路時那種艱難。我們作為子女就知道其中的甜酸苦辣。當時那個年代,修鐵路的技術條件和裝備沒有現在這樣發達,鐵路一般都是修在山嶺、戈壁或偏遠的地方,生活條件極其艱苦,地質條件惡劣,而且他們的待遇也不是很高,父輩這代人他們熱愛祖國,勤奮工作,恪守著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的信念,流血流汗,甚至貢獻生命而無怨無悔。 父親讀書不多,但是他的記憶力非凡,解放后通過鐵道部黨校的學習和他工作經驗的積累,走上了領導崗位,在鋪軌架橋方面可謂是專家。他一生正直,做人清白,在我的記憶里他很少在家,日夜都在工地上忙。他獲得過很多榮譽,是全國勞動模范,鐵道部勞動模范等等,在人民大會堂受過嘉獎,他的很多榮譽獎章都在家里保存著,這是他一生的驕傲。父親這些品質對我們影響很大,以至于我們姐妹在自己以后的工作崗位上,能恪敬職守,兢兢業業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是父親留給我們最好的精神財富。 父親退休后,幾個女兒對他非常的孝順,他一直過著頤養天年的生活。 二十世紀中期,父親剛滿85歲,由于老年缺鈣,站起來時不穩,跌落在地,造成大腿骨的斷裂,從那天開始 長期臥床了,害怕對他照顧不周我們沒有請人,從此二十四小時沒有離開過他,他屎尿在床上,每一個小時都要給他翻身,擦身,還要保證他的營養,從他臥床開始,我們基本就沒有看過電視 ,沒有和外界打過交道,長期臥床的人肺部容易感染,一年多的時間我們抬上抬下幾進幾出醫院,由于臥床的不舒服和腿痛使他晚上鬧得很厲害,我們睡不好覺是經常的事情,每天眼睜睜的看著他所受的折磨,心里異常的難過,我們想用我們的孝心來延長他的生命,但是無能為力,一年三個月后,他走了,臉上看不到任何痛苦的表情,他帶著女兒對他的孝心和他對女兒的眷戀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寫到這里我再一次落淚了…… 我想父親應該沒有遺憾了。 懷念我的父親 文/@向往明天@ 在我的記憶中,父親一直是個嚴厲的人。父愛像座山,俗話說,“養子才知父母恩”,提筆至此,不禁潸然淚下:敬愛的父親,一轉眼你已經離開我們十年了!你在天國還好嗎?你可知道,你的兒子無數次在夢里見到你?! 父親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自16歲被抓去充軍后,由于天資聰穎,在1948年22歲時,就已經官至蔣經國直系部隊通訊部的中尉。可是,父親生不逢時,48年共產黨解放全中國,國民黨軍退守臺灣,父親被安排飛往臺灣。當在徐州等候飛機時,父親想到此去經年,未知何年何月再見父老弟兄,終因放不下親情,將一身中尉軍服脫送與部下穿去臺灣,自己偷偷回來。自此亦改變了他的一生。 我不得不佩服父親,從國民黨回來后,一系列的運動從未影響到他,這當然與他的靈敏與機警有關,難怪他在后來的工作中,歷經土改工作組長供銷社經理等職,上級多次要求其入黨提職,他總是以各種理由回絕,卓有遠見的父親深知:在那個看似和平的年代,如果因為入黨清查到一點點政治上的”劣跡“,那后果將不堪設想! 談到父親當然就不得不談到母親,在別人的撮合下,父親娶了當時品德優良,貌美如花的母親。這是一段讓鄰里鄉親羨慕和贊嘆的郎才女貌的婚姻,母親身出有知識有教養的富裕家庭,她深愛著自己的丈夫,哪怕一棵好菜也必須等父親一個星期回來才摘;也嚴厲管教著一大群孩子,乃至于直到現在,哥幾個談及母親的厲害之處也都還“不寒而栗”。 可惜好人命不長,母親在我2歲時(時年母親48歲),由于勞累過度染上重病,即便當時來說父親已經給予了很好的治療,由于各方面條件特別是醫療條件的落后,母親還是丟下一群未成年的我兄弟姐妹6個,撒手去了! 遭此突然變故,和如此深愛的母親的生死之別,讓父親一下子蒼老了許多,但父親畢竟不是一個普通的人,他的思維從來都是一如既往的清晰,父親即刻辦理了退休(雖然他還沒有到年齡,雖然他的領導和部下是那么的熱愛他),讓一個稍大的孩子頂替去參加工作,自己在家管理起余下大部分未成年的兄妹幾個,并且又當爹又當媽,開始學做農活。即便如此,父親從不讓一個孩子落下讀書學習,他以自己的經歷深知知識的重要性,也深知政治的殘酷性,他總是對我們說:教書好,教師受人尊重,任何朝代都需要教師。而他總是以自己的權威,讓人不想去反對,自覺地順從。正因為如此,我們家五弟兄就有3個從事教育工作,這多半有父親的影響。 同樣的,在這里不得不提一點,母親去世后,父親當時的身份以及威望,給他提親的不少,雖然家庭確實需要幫手,但是,深愛自己的孩子的父親,同樣深深眷念著母親的父親,既怕娶來苛對了我們,也怕沒有逝去的母親那么好而影響了家庭,所以最終總是一一拒絕,這一直是鄉里的美談。 我應該感謝父親,他教給了我生活的知識和做人的道理,使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謙虛謹慎,坦蕩做人! >>>更多美文:好文章

TT11OC415465456ERWER


OC娛樂城真人娛樂城評比
2024網友口碑推薦娛樂城 》棋牌對戰:策略與技巧的結合,勝者為王

arrow
arrow

    je2g8zgp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